![]() 徕卡MA ©Luis Andrei Muñoz “胶片带给我们的不止是照片上的质感, 还有的是等待后的喜悦”。 有人说,玩胶片机是对前机械时代的怀念; 有人说,玩胶片机是对胶片颗粒感和色彩的迷恋; 也有人说,玩胶片机是想感受那种等待后的喜悦。 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“胶片相机”是何方神圣,为何在这数码当道的年代,仍有人痴迷于它。 我们以徕卡MP为例,先来看看它的正面![]() 卷片钮:底片的回卷与取出,如上片杆无法拨动时标示底片已经拍完,此时必须将底片回卷到片筒内。 1.将过片钮转向R。 2.将拉起式过片杆向上拉起(最高约11mm)。 3.顺时针转动,直到感觉底片被拉回的阻力消失为止。 4.打开相机底盖。 5.掀开相机底盖。 6.取出片筒。 有些底片的末端没有固定好在底片筒的轴心上,列如使用分装片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。此时请按下列步骤处理: (1)在全黑的暗房取下相机底盖。 (2)握住相机,将底部朝下。 (3)按下快门,转动上片杆数次后底片会滑落下,请注意那好相机以避免掉落。 取景窗:经强化镀膜能在非常亮的环境中看清楚LED中的信息,镜面上有刻取景窗的放大倍率。 电池盖:电池型号LR44 1.5V 1.电池盖逆时针旋转可以打开。 2.在常温环境每次拍照测光14秒左右,全新的电池大约拍3600张,也就是大约36张的底片100卷。 注意: 1.有时会因为电池触点不干净导致电力中断。 2.电池需要更换的时候会在取景器LED的位置提示更换电池。 再来看看它的背面![]() 在这说一下测光信号:左边箭头欠曝提示,右边箭头过曝提示。 ![]() 感光度拨盘:手指用力按住中心转动拨盘直到自己需要的感光度数值对准(ISO6---ISO6400)胶片感光度是多少就调到相应的数值,如果胶片感光度是ISO100拨盘调整到ISO200,这样曝光会欠一档,如果拨盘调整到ISO50,会过爆一档。拨盘里面的数值每一档过渡也可以分1/3档递增。 接下来是顶部结构![]() 快门钮:轻按快门钮时,如果已经上片则可以触动测光表,轻按快门钮,测光表会持续开启约14秒,其讯号会在取景窗中提示,按下快门的动作应该要轻,并且不要将手指迅速弹起,手指应该持续按住快门钮,知道快门结束完成所有动作为止。 拉起式过片杆:过片时需要把卷片钮转到R。 速度拨盘: 快门速度1秒到1/1000秒的快门速度,橘色的或者是红色(在黑色机身为橘色,在银色机身为红色)的‘’闪电‘’符号,则代表1/50秒的闪光灯同步快门。 另外B/OFF则代表(触动B门功能,相机的快门帘会根据快门钮压下的时间而保持开放的状态/OFF关闭测光表电源)。 上片杆: 上片杆只有上片,上快门以及触动底片张数器的功能,可以一次将上片杆拨到底,也可以分多次以较短的拨片幅度上片。 内部图解![]() 安装交卷图解注:胶卷保质期一般是一年,刚出厂的胶卷色调往往偏蓝或偏绿,一般离失效期6~10个月的胶卷性能最好。 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都将胶卷放在20°C左右的干燥室温中,到了最佳期后,立刻放入冰箱(冷藏室)保存,可有效延长最佳期限,使用时胶卷需要回暖使用。 徕卡在产胶片机机械美学 徕卡M-A ![]() ![]() 徕卡M-A 是徕卡公司在2014年9月,为庆祝第一台徕卡M旁轴相机M3发布60周年,专门推出的一款全新全手动纯机械旁轴取景胶片相机,代表了最原始摄影形式的回归。 徕卡M-A两种不同颜色的外观,继承了徕卡60多年的传统设计。所释放出的标志性的快门声,是由精密机械才能带来的原始愉悦感。 ![]() 徕卡MA ©Mark Mcquitty 非凡工具 徕卡MP ![]() ![]() 继生产历史长达19年之久、堪称徕卡相机常青树的M6停产后,2003年徕卡推出了MP(0.72)。 MP是徕卡特别提供的完美机械制作,将当年为极少数摄影师定做的专业的MP再度呈现给大家。在一些细节位置,如过片杆、回卷钮,甚至快门速度盘等,都是仿照旧式的M机设计,取消了了红色的标志,机顶刻有旧式字体“Leica”手写体。 ![]() 徕卡MP ©Ralph Schwarten ![]() 徕卡MP ©NachoHunter ![]() 关于胶片相机的解析就是以上这些了 如有补充,欢迎留言分享~ 推荐阅读:上海视窗 (正文已结束) (编辑:喜羊羊) 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