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山东视窗 > 资讯 >

探源本草承古韵,馨香伴老润桑榆 ——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“岐黄青行”志愿服务队青岛实践

来源:互联网 2025-08-19 13:41:56  阅读:-
导读: 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,促进健康知识普及与城乡交流,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“岐黄青行”志愿服务队于近期赴青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。队员们先后探访青岛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汲取文化精髓,并深入青岛福彩四方润泽老年公寓传递健康关怀,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,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。

博馆溯源,百草启智

7月20日,“岐黄青行”服务队怀着敬畏之心走进青岛中医药文化博物馆,开启了一场中医药文化寻根之旅。

步入“文明之源·医道流芳”展区,从新石器时代的砭石、骨针到汉代《黄帝内经》竹简复制品、宋代医方刻本,厚重的历史实物无声诉说着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脉络。队员们驻足凝视,深刻理解了“天人合一”、“治未病”等核心思想的历史根基与实践智慧。

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各种刻本展柜

“本草菁华·药香千古”展区则带来了视觉与知识的双重震撼。环绕展厅的智能化恒温药柜,陈列着千余种道地药材标本:东北野山参、宁夏枸杞、青海虫草、川渝黄连、云南三七、山东金银花与丹参等琳琅满目。高清触摸屏同步展示药材的植物形态、生长环境、道地产区、炮制方法及性味功效。队员们兴致勃勃地辨识:观察人参芦碗推断年限,触摸枸杞质感差异,嗅闻薄荷艾草丁香之异香,借助显微设备观察茯苓菌丝。一位中药专业队员结合野生灵芝标本,现场讲解其鉴别要点与“扶正固本”原理,赢得同伴赞叹。

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各种药材标本

“匠心传承·炮制生辉”展区生动还原了传统炮制技艺。陈列的古朴切药刀、碾船、药臼、炒药锅,配合全息投影,动态演示了酒炙大黄增活血、蜜炙甘草缓药性、煅淬自然铜强散瘀等经典工艺的奥妙。在互动区,队员们亲身体验:学习用铡刀切制“飞上天”的白芍柳叶片,感受手工泛制水泛丸的力道,掌握炒黄、炒焦、炒炭的火候差异。实践让书本知识变得鲜活,队员们深刻领悟到“药材虽好,炮制不到,功效难求”的真谛。

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智能展区

最后,“数字杏林·未来可期”展区展示了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的成果。智能舌诊仪、脉象模拟系统、AI名方分析平台、中药区块链溯源系统等创新应用,让队员们看到了古老医学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,也深感传承与创新的重任。博物馆之行,为队员们夯实了专业根基,注入了强大的文化自信。

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念

情暖桑榆,艾传安康

带着博物馆的文化滋养与满腔热忱,7月21日,服务队抵达青岛福彩四方润泽老年公寓,开展“乐享银龄·中医养生”主题活动。

活动伊始,一场精心设计的养生微讲座拉近了与老人们的距离。针对老年群体特点,讲座聚焦实用、易懂的中医知识。队员们用通俗语言和图文PPT,讲解了“四季顺时养生”原则,并重点传授日常保健穴位:缓解头痛的太阳穴、风池穴,调理脾胃的足三里穴,宁心安神的内关穴、神门穴。讲解员走下讲台,手把手指导老人定位与按揉技巧。对中医感兴趣的李爷爷按揉足三里后惊喜道:“这地方按着酸,胃里暖乎乎的,真管用!”讲座还强调了“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情志调畅”的重要性,推荐了菊花枸杞茶、山楂荷叶茶、百合莲子羹等夏季养生茶饮。现场气氛轻松活跃,老人们频频点头。

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推拿按摩

讲座后,服务分组展开暖心服务。按摩区:队员们备好消毒用具,为老人提供专业推拿。面对肩颈僵硬的王奶奶,队员先以温热手掌捂暖肩颈,再用掌根拇指沿斜方肌、肩胛提肌推揉点按天宗、肩井穴,并随时询问力度感受。王奶奶闭目享受:“舒服,小伙子手上有劲儿,胳膊松快多了!”对腰背不适的张爷爷,队员侧重运用滚法、掌推法作用于腰骶膀胱经,点按肾俞、命门穴,并叮嘱注意腰部保暖。按摩间,亲切的家常话流淌着关怀。陪伴组:队员们围坐老人身边,耐心倾听他们追忆往昔、分享生活。有老人展示珍藏的老照片,有老人好奇询问养生窍门。队员们认真回应,分享校园学习趣事。平日寡言的刘奶奶在队员小张的陪伴下,敞开心扉,展露舒心笑容。欢声笑语驱散了孤独,活动室暖意融融。温情赠礼:活动高潮是赠送队员们亲手制作的“爱心艾草养生锤”。精选陈艾绒紧密填充,素雅棉麻包裹,彩绳系扎,配光滑原木手柄,散发着温润艾香。队员们详细讲解用法:“爷爷奶奶,看电视晒太阳时,用它轻轻敲打胳膊、腿、后背、肩膀。艾草温通,能活活血、散寒气,让身子舒坦。注意轻敲,感到微热微麻就好。”老人们欣喜接过,爱不释手。李爷爷立刻在手臂上试用,感受温热舒适;王奶奶将艾锤凑近深嗅那安心的药香,幸福洋溢:“这礼物好!又香又实用,孩子们有心了!”淡淡的艾香、温暖的阳光、老人的笑颜、青春的身影,交织成一幅“老吾老”的动人画卷。

图为团队成员分享中医药文化并赠送艾草锤

青衾践悟,薪火相传

此次青岛实践,是“岐黄青行”队员的历练与洗礼。在博物馆,他们溯源问道,触摸历史,辨识百草,领略匠心,展望未来,深刻体悟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生命力,坚定了专业信念与文化自信。在老年公寓,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行动:科普传递健康,推拿缓解不适,倾听温暖心灵,艾锤寄托关怀。以青春之名行敬老之实,践行医者仁心,彰显青年担当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队员们深切体会到,中医药的传承发展,亟需走出象牙塔,深入基层,服务大众。将精深理论转化为百姓能懂可用的知识,让古老技法服务于现代健康需求,是新时代中医药青年的使命。老人们舒心的笑容与感激的话语,是对付出的最高褒奖,更坚定了他们学好、用好、传播好中医药,服务人民健康的决心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“岐黄青行”志愿服务队,这支怀抱青衿之志、勇担传承使命的青年力量,正将蕴含健康智慧与文化基因的中医药种子,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。未来,他们必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,精进学业,锤炼本领,内化“大医精诚”信念。带着对中医药的热爱与敬畏,服务社会的热忱与担当,继续前行,让草木清香的岐黄之术惠泽城乡,为守护人民健康、促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、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、谱写健康中国新篇章,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!岐黄薪火,代代相传;青春建功,正当其时!


推荐阅读:

 

(正文已结束)

(编辑:喜羊羊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